眾所周知,人不行一日無“鹽”。食鹽是人體必需的物質之一。人體里含有0.15%的鈉和0.15%的氯。成年人每天攝入食鹽的量,一般控制在6g左右,它維系著肌肉和神經的功用,一同保持肌肉的正常振奮和細胞的通透性。
新聞媒體常會呈現誤食工業鹽引起中毒的報道,那么究竟什么是工業鹽?食鹽和工業鹽在性質上存在怎樣的不同?怎樣區分兩者以及怎樣防備工業鹽中毒,已成為許多人關心的問題。
一、什么是工業鹽
在實踐出產日子中,工業鹽的含義很廣,有時是指純潔的亞硝酸鈉,有時指含有亞硝酸鈉的氯化鈉,在某些情況下,指工業用氯化鈉。由此可見,工業鹽不必定含有亞硝酸鈉。但人們一般說的工業鹽指工業用氯化鈉,往往含有亞硝酸鈉等有毒有害雜質。
新聞媒體中呈現的工業鹽中毒事件,大都情況下歸于過量食用亞硝酸鈉引起的中毒。
二、食用鹽與工業鹽的差異
(1)結構上
食鹽是較純潔的氯化鈉,氯化鈉的化學式是NaCl,式量58.44,由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。工業鹽中除含有氯化鈉之外,還有超支的亞硝酸鈉,其化學式是NaNO2,式量是69.00,由亞硝酸根離子和鈉離子構成。
(2)性質上
食鹽性質較安穩,水溶液呈中性。亞硝酸鈉在單調條件下較為安穩,但能緩慢吸收氧而氧化成硝酸鈉,水溶液呈堿性。
(3)外觀上
兩者都呈白色,特別情況下食鹽也或許顯黃色或淡藍色,亞硝酸鈉也或許微顯淡黃色。
兩者都呈晶體狀,在顯微鏡下幾何形體有必定的差異,但用肉眼是分辯不出的。
(4)溶解性
亞硝酸鈉和食鹽都極易溶于水,易潮解,無臭味。
(5)滋味
亞硝酸鈉略有咸味,食鹽咸味較重,食用時靠味覺難以分辯。
由上述比較能夠看出,亞硝酸鈉在外觀、滋味上與食鹽類似,簡略引起誤食中毒。
三、食鹽與工業鹽的重要用處
亞硝酸鈉首要用于染料、醫藥、印染、漂白等方面,廣泛用作防銹劑;由于具有增色、抑菌防腐作用,在食物工業中多用于熟肉食物的發色添加劑。按我國《食物添加劑運用衛生規范》(GB2760—1996)的規則,肉食中運用量是0.15g/kg,肉食中亞硝酸鈉的殘留量在罐頭中不得跨越0.05g/kg;肉制品不得跨越0.03g/kg。世界食物衛生科學委員會1992年發布的人體安全攝入亞硝酸鈉的規范為(0~0.1)mg/kg體重;若換算成亞硝酸鹽,其規范為(0~4.2)mg/60kg體重,按此規范運用和食用,對人體不會構成危害。亞硝酸鈉在人體中的中毒量為0.3g~0.5g,致死量為每公斤體重2g,其在人體內與蛋白食物中的仲胺能構成亞硝胺,是強致癌物質。
食鹽在工業上用于染料、陶瓷、冶金、皮革、番筧和制堿等。在日常日子中首要用于調味,作咸味劑。一同也是生命存在不行缺少的物質,與人的身體健康密切相關。食鹽按GB5461規范出產,成人每天一般攝入5g~8g。食鹽無毒,但若攝入過多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增大。
四、誤食工業鹽的中毒機理和癥狀
亞硝酸鈉有毒,其使人體中毒的機理為亞硝酸鹽具有必定的氧化性,進入人體后,可使血液中的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為高鐵血紅蛋白,失掉運氧的功用,導致組織缺氧,使人體呈現青紫而中毒。
過量食入亞硝酸鹽中毒后發病敏捷,一般潛伏期為1h~3h,構成的結果是麻痹血管運動中樞,呼吸中樞及周圍血管,構成高鐵血紅蛋白。急性中毒表現為全身無力、頭痛、頭暈、厭煩、吐逆、腹瀉、胸部急迫感、呼吸困難;檢查見皮膚黏膜顯著紫紺;嚴峻血壓下降、昏倒、去世.
五、救助方法
輕度中毒一般不要醫治,較重者應立即送醫院救助。首要醫治方法有:
催吐,洗胃和導吐。
用解毒劑亞甲蘭(美蘭)、維生素,對消除高鐵血紅蛋白癥有必定作用。
給予大劑量維生素C和葡萄糖。